国家有史,述朝代、记政事;地方有志,明沿革,载士风;家族有谱,考世系,识宗支。此三者构成一完整体系,为华夏历史三大组成部分,记述中华民族繁衍生长之历程。史、志、谱或互相印证,或补缺钩沉,相得益彰,流传千古,实为我国传统文化一大特色。陈姓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长河中可谓是名门旺族。
环山之水,必有其源;树高千丈,秘有其根。寻根求源,重修我陈氏家谱。得姓始祖胡公满系舜三十四代孙,受封于历史上的陈国,即现在的河南淮阳市,其七十四代孙陈旺,官承议郎,授江州(现江西九江市)牧,赠晋国公。唐玄宗开元十九年(公元731年)由庐山迁至九江德安常乐里永清村艾草坪(现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),开创义门基业,被尊为义门始祖。陈旺子孙聚居耕读,留下“八百头牛耕日月,三千弟子读文章”的动人佳话,形成中国历史上“聚族三千余口天下第一,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”的庞大家族。古往今来,魁杰之士代代辈出,济世先哲灿若星辰。历朝历代帝王将相多次旌表义门,使我名门旺族扬名天下。
分庄祖汝升公于宋朝嘉佑七年(1062)年奉旨分庄迁居嘉鱼。是真保公随父汝升公分迁嘉鱼庄,托迹河泊矶,此后子孙繁盛,移迁多处,有迁本省各地的,有迁外省的,还有出贸域落籍的,由于年代久远,联络不便,多未录记。真保公后裔圣公、绍宗公由河泊矶迁本县城东茶湖滟陈八垅庄,柏公之后迁崇阳南门案山,咸宁相丁陆家坑与蒲圻安丰闭陈家解等地,林公之后一支居本县小州。或因失考,或因未及联络,尚有请诸多支派来记,有待日后再系。
遗憾的是全国统一修国谱时,我汝升公支系虽有人前来通知,但因当时大多数人有的奔波在外乡,有的忙碌于公务,一时难以组织到一起等多方面因素,未能及时参加统一国谱的编排。而这次,安文来我汝升,陈八垅庄,在组长树教的倡议下,在学华的牵头下,家族一致决心重修汝升公族谱与国谱衔接。
厚德载物,启来者于征途。故乡人文霞蔚、人杰地灵。本族移迁至陈八垅庄后,家族人丁日益兴盛,人才辈出:从政、从医、从教、从事金融、从事大型公司高管的有识之士数不胜数、名声显赫;自己经商、自己开办公司、自己开创企业的时代达人层出不穷、业绩辉煌;学有所成的大学生、研究生源源不断、耀祖光宗;村貌村容日新月异、民风民俗淳朴和谐。我等深感欣慰!
展观家谱,自迁入陈八垅以来,我祖宗历代均以修德为本,以耕医为业,以经商为生,是以子孙繁衍生息,昌盛不衰。缘木而求根,饮水而思源,我后世子孙,应谨守先祖遗训,以德为本,以诚为先,以和为贵,以善为求,使我优良家风继续发扬光大。
自迁居至陈八垅,有今天的成就,陈家历任国家政届人员,企业家,经商者,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过具大的贡献,功不可没!如煌教,为家乡的农业丰收投放资金,献计献策;武教,为家乡的电力发展和家乡的道路畅通出谋献策,出钱出力;陈刚,为家乡的道路畅通一掷千金;陈荣华,为家乡的饮水安全慷慨解囊;波教,为家乡父老乡亲的身心健康操心忙碌。全教,为家乡的道路畅通出谋划策、疏通关系……大家心系家族,齐心合力,使得陈八垅蒸蒸日上,昌盛繁荣!
修史,可知一国之发展;修志,知晓一地之变迁;修谱,可溯一族之世系根源。故此史、志、谱其名虽异,其义则深,都是十分必要的。此次重修谱牒,得到全庄人的共同支持,收费捐款,一呼百应,十分踊跃,充分展现了义门子孙的崇高风貌。受资料及能力所限,谱中所列家族世系姓名等错漏舛误之处在所难免,一方面请家族之有识者不吝批评指正,一方面也期待后来者能够加以补充订正。
今日家谱告竣,民族复兴,中国梦,小康社会,百姓福。观往知来,蓄发展之势:再造绩勋,筑和谐之家。拙笔难绘陈八垅风光,短序不穷陈家内涵。吾辈喜作家谱序,续写华章看后生。
真保公第二十五代孙陈济宙敬撰
二零一八年九月